肥鸟先行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63章 这就是实学!,一凤大战五黑鬼,肥鸟先行,海棠文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这就是实学!
这艘船的船长名叫贺镇,原本是一名莱州海防卫所的把总。</p>
登莱市舶司成立后,贺镇就因为熟悉海事而被镇守太监招募,成为市舶司下船队的一名船长。</p>
贺镇本来是跟着市舶司的舰队去朝鲜的,却没想到在海上遭遇了风暴,偏离了原来的航线。</p>
贺镇虽然有海图和指南针,他也懂得测量纬度的牵星术,他观察斗星后得出结论,自己在距离原来航道很北的地方,但是具体是什么地方,他也不知道。</p>
没办法,牵星术只能知道南北,但是不知道经度,无法准确定位。</p>
越往北就越冷,贺镇船上的食物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,而修补船舱的木材也消耗殆尽,就在这绝路的时候,发现了这座大岛。</p>
听到被土人围船,贺镇反而大喜,岛上只要有人,那自己就可以招募到人手帮着修船。</p>
“鸟铳队随我来,没本船长的命令不得随意射击!”</p>
“夫子呢?请刘夫子过来!”</p>
刘夫子,名叫刘长之,是本地的一名落魄秀才。</p>
他同样是被市舶司招募来的船上,负责船上的账目,同时还要给船员看病。</p>
虽然满口之乎者也,刘长之被戏称夫子,但是船员们对唯一的船医还是很尊重的,在船上口粮紧张的日子,也没断过他的食物。</p>
贺镇和刘长之来到船后的甲板上,这些土人的桦木船靠近,一个土人叽里呱啦对着贺镇说了半天,刘长之露出无奈的表情说道:</p>
“把总,我也听不懂。”</p>
就在这个时候,一艘刚刚从岸边起航的小船划到了大明海船边上,船上站起来一名老者,用半生不熟的汉话说道:</p>
“船长的可是天朝上国尊使!?”</p>
刘长之连忙说道:</p>
“我们是大明的船!”</p>
听到大明两个字,这个老者激动起来,他连忙命令土人的船让开,又喊道:</p>
“吾等是大明册封的苦兀人,吾乃苦兀囊哈儿卫世袭千户!”</p>
听到苦兀两个字,刘长之连忙对贺镇说道:</p>
“把总,这里东海之东的北海峡!这是苦兀岛!”</p>
贺镇从没听过苦兀的名字,但是听到对方的话,他问道:</p>
“难道这苦兀也是我大明藩属?”</p>
刘长之在出海前也是读过一些市舶司的藏书的,他说道:</p>
“苦兀是我大明藩属,我大明设囊哈儿卫,贡貂,三年一贡。”</p>
“苦兀岛在倭国以北的极寒之地,倭乱后就断了朝贡。”</p>
原来如此,贺镇恍然大悟,怪不得自己在莱州从没听说过这苦兀入贡。</p>
但是听到苦兀贡貂,贺镇的眼睛更亮了!而且苦兀人能来大明朝贡,必然有航向大明的海图。</p>
再加上岛上大片的冷杉木,这些可都是修补造船的上等材料!</p>
等到海船靠岸,刚刚那个苦兀首领老者抱着贺镇说道:</p>
“祖灵保佑!老夫死前还能见过上国使者!”</p>
贺镇没想到这里老者比自己还激动,他又怕这个唯一懂得汉话的老者猝死,连忙反过来安抚了他一顿。</p>
听说贺镇要补给和修船,老者立刻喊来了部族的壮丁交由贺镇差遣,又让妇人捧出大量新鲜肥美的渔获来款待船员。</p>
贺镇和刘长之见到这些土人如此热情,脸上露出笑容,只要能修好船体,很快就可以归航了。</p>
——</p>
四月六日。</p>
刚刚过了清明,苏家新女主人的操持下,完成了祭祖的仪式。</p>
明代开始,清明习俗就和后世没什么区别了,祭祖踏青是主要活动,就连皇室也要在这天祭祀祖庙。</p>
苏泽在完成了家祭后,又带着妻子出城踏青。</p>
清明是踏青的好时节,苏泽也约上了好友,申时行、沈一贯、罗万化等也都带上家人,一同在城外踏青赏春,一众女眷都在申时行妻子吴氏的带领下准备野餐,而男人们则聚集在河边上,又聊起了朝廷的事情。</p>
申时行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道:</p>
“今年的祭礼总算是结束了。”</p>
皇室在清明的祭礼要礼部筹办,申时行依然被赵贞吉抓回了礼部,负责这次祭礼的筹办工作。</p>
沈一贯八卦的说道:</p>
“汝默兄,听说这一次是定国公徐文壁代祭的?”</p>
申时行点点头说道:</p>
“陛下身体欠安,所以遣公代祭,但是成国公的身子从过了年就不行了,据说都下不来床了。”</p>
众人叹了一口气,成国公朱希忠,是如今勋贵中的,所以京师比较有钱的人家还是抵触使用棉籽皂,依然会使用皂角浣洗。</p>
但是普通百姓家里,却已经普及了棉籽皂。</p>
听说鲸油也能制皂,那捕鲸也算是有利于百姓的事情。</p>
苏泽接着说道:</p>
“除了鲸油制皂外,鲸脑中有一种油,点燃后十分的明亮,据说此油点亮之后宛如白昼一样,也可以夜间读书而不伤眼睛。”</p>
众人都是读书人,也都是爱书之人,听到这里已经两眼放光,恨不得立刻搞来一点鲸脑油试试。</p>
普通的油灯昏暗,读书写字久了双眼酸涩,也很伤眼睛。</p>
如果这鲸脑油真的和苏泽说的那样,点燃后宛如白昼,那岂不是白白多了晚上读书的时间?</p>
苏泽接着说道:</p>
“其实点灯读书还只是一个用处,以后还可以在莱州港口建造灯塔,点燃鲸脑油来指引船只归航。”</p>
还能这样?</p>
王锡爵只觉得苏泽的思维天马行空,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用法,难道这就是实学吗?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