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陛下仁孝无双!
我爱柯基犬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40章 陛下仁孝无双!,长安的荔枝: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,我爱柯基犬,海棠文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陛下仁孝无双!
长安城,夜色如墨,却无半点安宁。</p>
往日里繁华的朱雀大街,此刻空无一人,只有一队队身着玄甲的京营士卒,手持长戟,面无表情地巡弋。</p>
马蹄踏在青石板上,发出清脆而单调的“哒、哒”声,每一次响起,都一记重锤,敲在城中每一个世家大族的心口上。</p>
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血腥味,混杂着初冬的寒气,凝结成一片令人窒息的肃杀。</p>
清河崔氏的府邸内,灯火通明,却照不散笼罩在厅堂内的阴霾。</p>
这里聚集着当今天下最尊贵的一群人——五姓七望的家主或代表。</p>
太原王氏、荥阳郑氏、范阳卢氏、陇西李氏、赵郡李氏,加上主人清河崔氏,每一个姓氏,都代表着数百年的荣耀与权势。</p>
然而此刻,这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世家之主,一个个面色铁青,死死盯着面前那盏早已凉透的茶,谁都没有说话。</p>
厅堂里,死寂一片。</p>
终于,清河崔氏的家主,一个年过半百,须发皆已花白的老者,崔敬,干涩地开口,声音嘶哑得如同被砂纸磨过:“诸位……都听说了吧?”</p>
没人回答,但所有人的沉默,就是最好的回答。</p>
“范阳……范阳卢氏……”</p>
荥阳郑氏的家主郑修文嘴唇哆嗦着,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。</p>
就在昨天,新皇李璘一道旨意,以“勾结叛逆,意图谋反”</p>
的罪名,命不良人与京营士卒,封锁了范阳卢氏在长安的所有府邸、商铺。</p>
人,抓了。</p>
家,抄了。</p>
据说,从卢氏的密室里,搜出了与安禄山往来的书信,还有私藏的甲胄兵器。</p>
铁证如山。</p>
不,这根本不重要。</p>
重要的是,那位新皇,想让它成为铁证。</p>
“他……他怎么敢!”</p>
太原王氏的家主王承嗣猛地一拍桌子,茶水溅出,他却浑然不觉,双目赤红地低吼,“他这是要与天下士族为敌!他是个暴君!”</p>
“暴君?”</p>
崔敬发出一声凄凉的苦笑,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绝望,“王兄,你现在才看明白吗?他不是暴君,他比谁都清醒。”</p>
“他从一开始,就没把我们这些所谓的世家放在眼里!”</p>
“我等引以为傲的百年声望,在他眼中,恐怕连个屁都算不上。他的刀,可比我们的笔,锋利多了。”</p>
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,浇灭了王承嗣心中最后一点侥幸。</p>
是啊,刀。</p>
李璘有刀,有数不清的,只听他一人号令的刀。</p>
而他们有什么?</p>
几个在朝中当官的子弟?</p>
早已被清洗得七七八八。</p>
富可敌国的财富?</p>
在抄家面前,不过是为别人做的嫁衣。</p>
遍布天下的门生故旧?</p>
谁敢为了一个注定要倒的世家,去触怒一头已经露出獠牙的猛虎?</p>
“范阳卢氏……这次怕是……在劫难逃了。”</p>
陇西李氏的一位族老,声音微弱,带着哭腔,“我听说,不良人已经带着旨意北上范阳,这是要……要满门抄斩,斩草除根啊!”</p>
“斩草除根”四个字,像四座大山,压得在场所有人喘不过气来。</p>
他们怕了。</p>
他们这些自诩风骨,视皇权如无物的门阀,第一次感到了深入骨髓的恐惧。</p>
李璘的杀伐果断,已经彻底击碎了他们的幻想。</p>
要么,顺从。</p>
要么,死。</p>
崔敬缓缓站起身,佝偻的背影在灯火下拉得老长,他环视一圈众人,一字一顿地说道:“陛下,缺钱,缺粮。”</p>
“河北的战事,西域的战事,都需要钱粮。”</p>
“陛下这是在告诉我们,该怎么选。”</p>
“我清河崔氏,明日,会献出粮草三十万石,钱百万贯。”</p>
众人闻言,皆是心头一痛,这可都是剜他们的肉啊!</p>
但看着崔敬那张布满死气的脸,没人敢说一个“不”字。</p>
范阳卢氏的下场,就是前车之鉴。</p>
跟家族存续比起来,钱粮又算得了什么?</p>
“我太原王氏……也出。”</p>
王承嗣颓然坐下,瞬间苍老了十岁。</p>
“荥阳郑氏,附议……”</p>
“陇西李氏……”</p>
一夜之间,曾经牢不可破的世家同盟,在绝对的暴力面前,土崩瓦解。……</p>
第二日,天光微亮。</p>
太极殿前,文武百官早已列队整齐。</p>
寒风刺骨,但没人敢动弹分毫。</p>
他们垂着头,眼观鼻,鼻观心,连呼吸都刻意放得平缓,生怕发出半点声响,惊扰了殿内那尊喜怒无常的神佛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