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2章 大唐天威不可触犯!
我爱柯基犬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92章 大唐天威不可触犯!,长安的荔枝: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,我爱柯基犬,海棠文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大唐天威不可触犯!
万国朝贺?</p>
那不过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,是他喂给那些世家门阀和天下臣民的一剂迷魂汤。</p>
荣耀?</p>
威严?</p>
这些东西,在李璘看来,脆弱得不堪一击。</p>
真正的威严,不是靠别人跪下来朝拜,而是靠自己的铁蹄踏平他们的国都,将他们的王冠踩在脚下。</p>
他深知盛极而衰的道理。</p>
如今的大唐,犹如一轮悬在正午的烈日,光芒万丈,看似无可匹敌。</p>
但烈日之后,便是黄昏。</p>
若不能在国力鼎盛之时,将周围所有潜在的威胁,所有敢于觊觎的狼群,统统打残、吞并,那么当这轮太阳不可避免地西沉时,那些在阴影里蛰伏已久的豺狼,便会蜂拥而上,将大唐撕成碎片。</p>
他绝不允许。</p>
他的目光越过重重宫阙,投向了城西的方向。</p>
那里,是鸿胪寺安置各国使臣的馆驿所在。</p>
此刻,那里必然是另一番景象。</p>
鸿胪寺馆驿之内,空气凝固了,死寂得可怕。</p>
来自吐蕃、回纥、新罗、南诏等国的使臣们,一个个面色惨白,端坐席上,却连面前精致的茶点都未曾动过一下。</p>
不久前,他们还在私下里交换着眼神,嘲笑着大唐朝堂上那场滑稽的任命,揣测着这位新皇是不是个只懂宫廷斗争的草包。</p>
可现在,那份轻慢早已被彻骨的寒意所取代。</p>
“西域……三十六国……”</p>
新罗使臣金仁问的声音干涩沙哑,他颤抖着手,端起茶杯,却发现里面的茶水早已冰凉。</p>
他想起了出发前,新罗王对他的叮嘱:“大唐新皇初立,根基不稳,或有机可乘。”</p>
机可乘?</p>
金仁问现在只想狠狠抽自己一个耳光。</p>
这哪里是根基不稳,这分明是一头刚刚挣脱所有枷锁,露出獠牙的猛虎!</p>
坐在他对面的吐蕃使臣论钦陵,脸色更是阴沉得能滴出水来。</p>
吐蕃与大唐在西域的争夺由来已久,西域三十六国,其中不少都曾是吐蕃的附庸。</p>
可李璘登基不过数月,连一道正式的开战诏书都没有,就用一支神出鬼没的军队,将那片广袤的土地彻底清洗了一遍。</p>
不是征服,是清洗。</p>
据说,那些国家的王族,无论男女老幼,尽数被坑杀。</p>
城池被夷为平地,反抗的部落被连根拔起。</p>
手段之酷烈,简直闻所未闻。</p>
“他……他这是要做什么?”</p>
一个来自南诏的小国使臣,带着哭腔,几乎要瘫软下去,“朝贺……这是要我们去看那些西域人的头骨吗?”</p>
他的话让整个屋子里的温度又降了几分。</p>
“住口!”</p>
论钦陵低吼一声,眼中凶光一闪。</p>
他虽然也心惊胆战,但身为吐蕃大相之子,强自镇定道:“慌什么!我大唐天子,乃天可汗,讲的是仁义王道。今日朝堂之事,不过是新皇为了震慑那些不听话的世家门阀,与我等何干?”</p>
他说得慷慨激昂,但微微颤抖的指节,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恐惧。</p>
仁义王道?</p>
这话他说出来,自己都不信。</p>
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年轻人,看他们的眼神,就像在看一群已经圈养起来,随时准备开刀的牲畜。</p>
没有轻蔑,没有愤怒,只有一种纯粹的、冰冷的、物尽其用的审视。</p>
这种眼神,比任何刀剑都更令人恐惧。</p>
他们都是猎物。</p>
而三日后的大典,不是什么朝贺。</p>
那是一场献祭。</p>
用他们的恐惧与敬畏,来祭奠神武新朝的屠刀。</p>
观星台上,李璘收回了目光。</p>
他不需要去听,也能想象出那些使臣们此刻的丑态。</p>
恐惧是最好的缰绳。</p>
他转身,缓步走下高台,对候在一旁的宦官冷冷吩咐:“传朕旨意,召郭子仪、李瑁,甘露殿见驾。”</p>
“喏。”</p>
宦官领命而去,脚步匆忙。</p>
甘露殿内,灯火通明。</p>
李璘换下繁复的龙袍,只着一身玄色常服,负手立在一副巨大的舆图前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